與誰同坐-卜茲與他的好友
文|謝淑敏
異雲書屋於台北藝術週策劃《與誰同坐——卜茲與他的好友》展;「與誰同坐」擷取蘇東坡《點絳唇・閑倚胡床》詞句,借此彰顯卜茲自由瀟灑的性格,與大自然為友的浪漫風姿,意喻卜茲偶來與古人大家心領神會。此展覽重點介紹卜茲作品,根據作品集的內容,輔以期刊、文獻與展覽履歷的紀實影像,主題式爬梳創作脈絡,盡可能勾勒全面性的卜茲藝術。此展引用歷史性的照片翻拍為主視覺揭開序幕——1999年2月典藏藝術策劃專題:藝術家的收藏,雜誌社刊登「卜茲打開作品身影」照片——更難得展出雜誌照片中「被打開的那件作品:敝裘短策」,以主題方式探究卜茲標示性的巨大尺幅、大字狂草書創作軌跡。
卜茲(1959–2013),本名陳宗琛,台灣台南人。早年任職於臺北歷史博物館展覽組,對傳統文化有深厚濡染。他對各體書法兼備貫通,尤以狂草為其擅長。創作核心全然地源自於東方哲學思想,追求「技與道」全然地實現。
此展焦點:〈敝裘短策〉180 × 90 cm,「敝裘短策去翩翩,昨奉離觴似隔年。目送浮雲悲遠道,心隨飛鳥向遙天。河流繞岸紛成渡,馬驟將塵踏作煙。客裏自甘如此景,不堪持贈玉堂仙。」款識「卜茲時客三謙堂」即是在好友家作客時寫下的作品。是卜茲臨明代詩書畫大家徐渭之作。詩意描述徐州道中寄給陶兩翰的感慨情懷,藉由自己破舊的衣袍和短劍,帶出離別時的感受,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對朋友的思念。藉以浮雲、飛鳥、河流等意象,表達了對遠方的嚮往和不捨,展現了詩人豁達的心境和對自然的感悟。
1999年下半年,卜茲由台北搬回台南前夕,與好友會聚當下的氛圍使他興致隨性而抒,借徐渭詩文相互共鳴留下此作。隔年,台中.靜宜大學藝術中心舉辦卜茲書法個展,〈敝裘短策〉也是展件之一,同時著錄《卜茲狂草世界》,綜合上述,我們可知卜茲相當重視且喜愛此作,整幅作品散發出雄強渾厚結體、繚繞強烈筆勢,自然流露張瑞圖、傅山的筆意,巧妙地融合徐渭之詩詞轉化為此件作品的特色;此件創作時卜茲約40歲,說明他對於傳統技法的臨習已有深刻的體悟,且領會晚明寫大字、大作的古人大家心法。為往後卜茲標示性的巨大尺幅、大字狂草書注入深厚的基礎。
本次展覽亦很難得展出1997年卜茲寫唐朝孟浩然〈春曉〉,通篇散發壯年的企圖,隨著明朝書風融合著張瑞圖、傅山的氣質,又加入少許個人的氣質,作品尺幅不大,通篇洋溢著年輕活力,不失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作品。
此外,特別提供卜茲臨古尺牘三件,2001年〈擬倪元璐尺牘〉29.5 × 14 cm / 10冊頁,2001年〈臨黃庭堅教審帖〉30 × 17 cm / 3冊頁,和2011年〈臨黃庭堅教審帖〉38 × 26.5 cm / 3冊頁。尺牘清晰可讀,卜茲古典世界的精進,不僅技巧的追求並存於心智的成熟,領會古典大家精神;2001年的尺牘散發精微與典雅,2011年的線質相對地更顯自信、隨意自由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套〈擬倪元璐尺牘〉29.5 × 14cm / 10冊頁,釋文:略,後款:
久不擬鴻寶先生書而失之遠矣
偶於峰彰先生處得觀舊籍有鴻寶與同母弟元瓚札
此書真情流露神采奕奕吾喜而臨之惟以意為之
莫能畢誚只請峰彰先生一笑
辛巳十一月卜茲並記於花園里之東山草堂
當年鴻展藝術中心吳先生經營近現代水墨書畫的畫廊,特別注重技術功底厚度,舉辦卜茲書法1996年個展與1999年、2001年兩次聯展。在畫廊不普及的年代,願意策辦年輕人的展覽,實屬難得。後款有感於吳老闆的支持,二則用實際行動表示——我的書法是源於傳統古典。卜茲藝術創作道路上,吳先生不僅是卜茲藝術知音,更是重要市場推手。
縱觀之,1989年台北新生畫廊首次個展「醉墨淋漓—陳宗琛書法展」、1996年台北鴻展藝術中心「狂草.真書 卜茲書法展」與高雄柴山藝文空間「心象.空間 卜茲書法展」,至2000年台中靜宜大學藝術中心「卜茲書法個展」,儘管這十年來歷經幾次個展發表,大環境對於書法市場行情普遍是低價格,生活面臨挑戰,卻更加砥勵往前邁進,常寄情與自然為友,與古人亦師亦友追求傳統古典滋養,孜孜矻矻的鍛練下,深植生命的體悟。
接著,我們將目光轉向現場另外二件創作於2008年、2009年的焦點作品,卜茲歷經數年再接再厲功夫鍛鍊,可謂朝夕沉酣其中,點滴滲入古典場域,轉化創作爆發強大的能量,可貴來自於生命裡的逆境,成就內在精神力的蛻變;他更深入經藏,不僅技術精熟,隨著年紀增長,生命更加豁達,作品亦發精彩。卜茲如常的生活態度,多元性的藝術交流,更篤定他表達的藝術觀點。
2008年的〈山色秋〉詩文取自石濤畫論。單字結構已顯自由放鬆,通篇嘗試線的曲折、點量的變化,與墨噴滴等等,展現一種令觀者隨著墨之韻、線之動構成起落有致的神秘生命樂章。
另件,2009年〈暗香飛舞〉234 × 339 cm,詩文:「冬去春來萬象開,門前槭樹換新裳,蜂蝶飛舞似吟遊,暗香吹拂老芒堂。己丑春溪心人卜茲錄舊作。」根據林進忠〈陳宗琛──書海遊俠.心畫新造〉文章寫道:「卜茲二○○五年八月的〈生活札記〉云:『從台北搬家回故里台南已超過七年,由於南台灣生活步調較北部慢,⋯⋯,生活更加的輕鬆淡然,而灑掃庭除、寫書法與洗心禪坐是家居生活的主軸,已有十餘年自由創作的日子,生活中自然理出一種規則。』」卜茲偶有感於心景即記錄,此首詩應運而生。描繪當時卜茲回家鄉的第一間工作室老芒樹屋(長北書屋)景境,道出生活輕鬆自在,創作也自然而然的融入生活裡。
書法創作必然需要技術的鍛鍊,歷經數十年光景,毎個階段臨習體悟、生命觀照相繼得到相對層次的滋養;生活週邊、友人交往、藝術探索、畫廊展覽、出外踏青等等,就是他的日常,他的藝術,絕對在作品上留下痕跡,希望透過此展觀眾依循可讀的訊息體驗具有溫度的卜茲藝術世界。
——
資料參考:
李逸塵,〈卜茲陳宗琛陳宗琛因收藏而書藝精進〉,典藏藝術雜誌,1999年2月77期,頁160-163。
〈卜茲陳宗琛陳宗琛因收藏而書藝精進〉,典藏藝術雜誌,1999年2月77期,頁160。攝影:程方。
林進忠,〈陳宗琛──書海遊俠.心畫新造〉,台灣藝術經典大系〔書法藝術卷5〕筆歌墨舞・任心馳騁,文化總會・藝術家出版社,2006年。
〈醉墨淋漓陳宗琛書法展〉,新生畫廊,雄獅美術。廣告,頁53。1989年9月。
——
作者介紹|謝淑敏
向原藝術畫廊 創辦人暨負責人;獨立策展人;私人企業藝術顧問
策展經歷
2014 「線性超越.卜茲旋書展」,智慧山藝術中心,天津,中國
2013 「卜茲萬化之鋒.醉舞旋書展」,奧賽畫廊,上海,中國
2012 「卜茲八鋒旋書.乞水狂草」,蘇州博物館,蘇州,中國
2011 「自由生命靈性的舞動─洪通&余承堯作品展」,向原藝術畫廊,台南,台灣
2010 「生命能量的湧現─蕭勤創作展」,向原藝術畫廊,台南,台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