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樗寫:林俊臣書法創作專輯》

作者/主編
共同作者/參展者
No items found.
媒材、技法
尺寸
年份
售價
500
NTD
出版
異雲書屋
出版日期
07/2022

 從古代進入現代,書法面對西方書寫工具、形式多元化的挑戰,已無法安然續存。書法是否成為「美術」的論爭,早在明治維新之後的「現代化運動」中成為眾矢之的。拆解字形字義的知識框架或文化網絡,純粹從文字的點劃、大小、構成、配置、造形等,強調書法得以被「獨立」觀看,透過對形音義基本要素不同程度之「支解」,建構一種純粹美術語彙之全新價值。從金石學家西川寧(1902-1989)將上田桑鳩(1899-1968)、手島右卿(1901-1987)的書風歸為「表現主義」之際,已開始為日本「現代書法」注入理論的根據,導致傳統法度意識之崩落,書寫行為受前衛思潮的牽引,逐漸轉向純粹、抽象、直覺或結合身體展演的模式,強調意象、抒情或藉以誘發根植於人性中最原始的精神狀態。井上有一(1916-1985)所謂「沒有比書法家自以為壟斷著書法更滑稽可笑的事」或「書法是萬人的藝術,要解放書法」等語,可以被視為對威權體制或舊社會的一記重拳。

   林俊臣的書學歷程,反映此種古老書寫系統在世紀轉化或東亞政治版圖移動的歷程中,隨著殖民或文化「再地方化」(re-localization)的多重演繹,迴遊於跨族群與解殖民的雙重情境中,所產生的一種調節性的創作視域。書法作為漢文化基因或國族主義象徵,隨著清人或日人前後殖民台灣,成為文化「我者」,或者一種共有共享的溝通工具、文化治理的基礎,即便在戰後亦復如此。書法在既有的知識網絡中,與政治保持不即不離的距離。從本次「樗寫」展所見,包含少字書、俳句及條幅等,反映在上述跨文化創作視域中,藉由往來漫遊之形式,調節其與此三種書寫形制背後文化主體之間的複合關係。

(節錄自書籍內文《遊與知識的策反:讀林俊臣「樗寫」展所感》文|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/系主任 白適銘)

ISBN:
978-626-96238-1-5(精裝)

洽詢

謝謝您,聯絡表單已送出
我們將會儘快與您聯繫
請再檢查一下是否已正確填寫各項目資料,謝謝您。
《樗寫:林俊臣書法創作專輯》
《樗寫:林俊臣書法創作專輯》
《樗寫:林俊臣書法創作專輯》
close